• 旅游景區木結構古建筑的火災預防

    旅游景區內的古建筑大多采用木質結構,一旦發生火災,容易造成大面積過火或導致群死群傷事故。為減少此類火災隱患,應從古建筑單位的消防主體責任、技術防范、制定預案、加強演練等方面入手。

     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,休閑旅游逐漸成為老百姓的時尚活動,元旦、春節、五一、國慶、雙休日等假日期間,選擇出門旅游的普通百姓越來越多。景區內客流量的增加,使在古建筑內參觀或燒香拜佛時發生火災的概率也隨之增加。
      此外,古建筑發生火災將造成重大損失和影響。因為古建筑大多歷史悠久,是省級或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,有的甚至還是世界級文化遺產,其人文價值、藝術價值、研究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,一旦發生火災被燒毀,其損失將不可估量。因此,加強景區內古建筑火災的預防成為消防部門的一個重要課題。
      景區內古建筑火災特點
      易造成大面積火災
      景區內古建筑大多采用松、柏、杉、香樟等含油性木質材料,作為屋頂、天花板、隔墻、梁、立柱的主要材料。古建筑中的木質裝飾、裝修材料,都歷經滄桑,含水量低,極易燃燒,特別是有些古建筑還在木質表面涂有油漆彩繪,外加幔帳、飄帶、飾布等紡織品裝飾,也較易燃燒。有的古建筑是旅游和宗教活動的集中場所,寺廟內24h香火不斷,人們在游玩和觀光時還燃放煙花爆竹。還有的古建筑私拉亂接照明線路,朝拜中燭火通明,游人吸煙后亂扔煙頭,加之建筑內終年香火熏烤,只要某一環節稍一疏忽,極易發生大面積火災。
      古建筑一般以成組、成群、對稱的形式出現,規模較大,建筑之間層層疊疊,組成十分密集,有的還與森林、草原連為一體。由于其廊道相接,相互交錯,建筑群內無防火分隔和消防安全通道,加之古建筑中的構件大多數為木材,具有良好的燃燒和傳播火焰性能,如果某一地方發生火災,如初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,容易導致相連的建筑很快出現大面積燃燒,有的甚至還會引發山林大火。
      易造成群死群傷
      景區古建筑內的游客來自不同地方,年齡不同,興趣愛好不同,在游玩時很少會考慮旅游過程中的意外。因此,古建筑內一旦發生火災,游客們就慌亂不已、急于逃命,加之對逃生通道不熟悉等情況,使游人的疏散逃生變得更加困難。特別某些時段是香客燒香拜佛的旺季,古建筑或廟宇內人滿為患,嚴重超員,而且香客們以中老年人居多,有的已經步履蹣跚,在緊急情況下不能自行疏散,很有可能造成群死群傷。
      此外,景區內多數古建筑的承重構件為可燃木料,一旦發生火災,梁、柱等承重構件極易燃燒損毀,失去支撐作用,造成古建筑倒塌,這對撲救火災的消防人員和游客們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。
      火災撲救難度大
      初起火災發現較晚將會使火災撲救難度增加。大多數景區的古建筑單位內,消防安全管理人員較少,或者消防管理松懈,缺少消防組織、必要的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,自防自救能力弱。并且大多數古建筑單位內沒有火災監控系統,對初起火災不能及時發現,再加上有些古建筑遠離城鎮,日常管理主要由年老體弱的人員看護,他們未經過正規的消防培訓,往往在火災初期既不能及時發現,又不能進行有效撲救,容易導致小火燒成大災。
      消防通道不通也會使火災撲救變困難。古建筑大多分布在遠離城鎮的地方,有的建在高山深谷之中,有的隨坡就勢,建在懸崖峭壁之上。古建筑院落相錯,道路曲折逶迤,通常是人員徒步到達現場都非常困難,消防車就更無法到達失火現場。如重慶市合川區淶灘古鎮的二佛寺依山而建,根本無消防通道可走,這些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只能靠肩挑手抬進行自救。
      水源缺乏也使火災撲救變難。古建筑一般地處人煙稀少的位置,周圍沒有消防水源或距離水源很遠,有的連生活用水都難以保障。一旦發生火災,也可能因沒有滅火用水而使小火釀成大災。撲救古建筑火災主要靠水,而絕大多數古建筑單位水源都缺乏,在火災發生時不能保障足夠的消防用水。并且大部分古建筑由于所處空間高,以及地勢高差,一般消防水槍的充實水柱很難滿足滅火需要,射流難以到達火點,無法及時有效地控制火勢和撲滅火災。
      此外,地勢特殊也使火災撲救變難。多數古建筑是依山而建或依水而居,由于地勢特殊使參與滅火救援的人員行動受限,一旦發生火災,人們只能“望火興嘆”。如:2009年2月22日17時左右,四川省自貢市觀音灘“觀音閣”發生火災,其唯一通道是一條又長又陡峭的石梯,通常情況最多只能兩人并排通過,發生“大火”時,山下有近千人在游玩,因地理條件的限制,導致觀音閣全部被燒毀。
      景區內古建筑火災防范
      如何降低景區內古建筑的火災風險,在景區旅游越來越普遍的當今,變得越來越重要。筆者認為應結合古建筑火災特點和古建筑單位所處的環境,加強責任單位的自防自救,及時發現火災隱患,進行有效防范,最大限度減少古建筑的火災損失。
      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
      古建筑單位應根據我國《消防法》的有關要求,高度重視防火和滅火工作。一要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,狠抓各項安全制度的貫徹落實,用嚴格的制度規范內部人員或游客的消防安全行為。二要組建寺廟等景區內部的義務消防隊,并對義務消防隊員進行專門的培訓,使其掌握一定的防火和滅火技能,具有一定的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。三要及時整改火災隱患。古建筑單位對存在的火災隱患,能整改的要及時進行整改,一時難以整改的要列出計劃限期整改,同時要給予相應的財力支持,切不可養患成災。四要提高古建筑單位內部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,經常對其進行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,使全體人員真正掌握消防工作的“四懂四會”內容(四懂:懂得崗位火災的危險性;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;懂得撲救火災的方法;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。四會:會使用消防器材;會報火警;會撲救初起火災;會組織疏散逃生),掌握簡單的火場自救逃生方法,掌握基本的滅火方法,會使用滅火器材撲救初起火災,提高自防自救能力。
      運用技術手段
      預防火災的技術手段,主要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、自動滅火系統、視頻監控系統等。這些技術手段,可以隨時觀察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情況,及時發現火災,及時撲滅初起火災,是保護古建筑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。重要的古建筑單位,特別是國家級文物單位,一要建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,真正做到人防和技防相結合,發揮技術防范的重要作用。視頻監控系統還可以把防盜、防火、防災等有機結合,減少重復投資。二要建設消防給水系統。為減緩古建筑單位水源短缺的情況,因地制宜修建蓄水池,安裝消防水泵,鋪設消防管網,建設室外消火栓,并配備水槍和水帶,確保滅火有足夠的消防水源。
      制定可行預案并加強實戰演練
      預案制定的重點是,在火災情況下如何保護或疏散古建筑內珍藏的文物、雕塑、經書等,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對古建筑及文物的侵害。預案制定要講求實效,符合實際。主管古建筑單位的消防中隊的全體官兵,日常要加強對轄區古建筑的調查研究,了解并掌握古建筑的防火重點部位、地形地貌特征、建筑結構、疏散通道、水源分布等情況。
      在制定滅火疏散預案時,要結合實際情況充分考慮滅火力量出動及到達的時間,景區內滅火時可用的供水量,滅火行動中的主要保護對象,以及文物、游客的疏散路徑和方式方法等。根據主管消防中隊的實際,配備相應的消防車輛、器材、裝備,并對什么樣的消防器材能應對什么樣的火災、控制多大面積火勢、什么情況下需要增援等問題做到心中有數,以符合實戰要求。日常工作中還要加強滅火實戰演練,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改進。

    來源:南方古建筑設計院

    本文標簽:旅游景區  木結構古建筑  古建筑火災預防 

    古建筑設計施工一站式服務

    寧波漢匠古建筑公司

    服務熱線:13957873222

    古建筑工程

    交流微信號

    aaa裸体视频试看15分_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久女久_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_a级情欲片在线观看免费